上海大圈ww伴游招聘,全国同城空降服务,qq号200叫小妹,如何加入微信月抛群

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

【台青之声】李士宜:医路践行-从义诊到红色传承与文化探索

2025-08-12 来源: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

  作者:福建医科大学 24级本科生 李士宜

  在福建医科大学的上学时光中,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实践与成长的旅程。作为一名大一的口腔医学生,有幸参与了海医会这次在福建龙岩上杭县医院举办的义诊活动,这次经历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即将开启的医学之路。而义诊后的古田会议会址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之行,更让我在历史与文化的底蕴中吸取了无尽的力量。

  当得知有机会参加海医会在上杭县医院举办的义诊活动时,我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忐忑。期待的是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来自两岸各个医院的医学专家们,面对面向专家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;忐忑则源于自己才大一尚无临床经历,担心无法帮忙。于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,和同为台生的朋友以及学长、学姐们踏上了前往上杭的旅程。

  这次义诊,众多来自海峡两岸的医疗专家齐聚一堂,他们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都让我深感敬佩。我被分配到了小儿科、耳鼻喉科的区域,协助的是来自台湾嘉光诊所的黄启嘉院长,一见到他就觉得特别特别亲切!前来看诊的患者络绎不绝,其中有一位叔叔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,他慢慢坐到椅子上,跟黄院长说耳朵有点不舒服,只见黄院长只是试探了几个地方并且询问有没有痛感,他便知道按摩哪个穴位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!当时的我十分震惊,因为第一次真的近距离接触到最专业的医学家看诊速度原来这么快,并且也增加了一些从未得知的知识?;圃撼つ托牡叵蚴迨褰馐筒∏椋⒁恢痹谥馗窗锼茨ρㄎ唤痰既绾握业秸返难ㄎ晃恢??;褂泻芏嗉页ぱ试撼ひ恍┕赜谌绯鱿帜承┎皇驶岵换嵊跋旌⒆拥纳砀哂胫橇Ψ⒂侍猓撼ひ灰挥枰阅托慕馐筒⒏隽瞬煌慕饩霭旆?,还会很温柔的摸一下小孩子的头,安抚家长的情绪与担忧。在我认真聆听院长的讲解,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,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过程中,学到了更多知识点与常识。那一刻,我深刻地意识到,作为一名医生,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要有耐心和爱心,去关心每一位患者。

  义诊活动结束后,虽然有些疲惫,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,也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。这次义诊让我明白,医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,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。每一次为患者解决问题,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医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!

  活动的第二天清晨,阳光洒在了大地上,给这个红色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神圣的气息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坐上大巴前往古田会议会址。一路上,我利用互联网搜寻了关于古田会议的历史知识,对即将到达的地方充满了期待。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后,“古田会议永放光芒”八个红色大字便映入眼帘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让人心中涌起一股庄严肃穆之感。古田会议会址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,座东朝西,沿中轴线依次为前院、前厅、天井、后厅,左右有厢房。走进会址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。后厅是会议会场,摆放着简单的桌椅,墙上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。主席台上方的代表大会的横幅格外醒目,让人不禁想象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激烈讨论、为革命事业运筹帷幄的场景。在会址内,我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,深入了解古田会议的历史背景、过程和意义。看着那些历史资料和斑驳的墙壁,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,为了实现理想,不畏艰难险阻,勇往直前的身影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,这种无私奉献、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,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,这种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永远学习和传承的。随后,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园。这里背靠青山,松竹茂盛,视野开阔??醋琶飨裣?,我心中涌起一股敬仰之情。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,他的伟大思想和卓越领导才能,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。雕像落成于1969年,高7.1米,寓意党的生日。毛泽东身着中山装,左手握卷,右手前挥,目光越过古田会议会址,投向连绵的笔架山。一束阳光正好落在他的肩头。我仰头望着那双眼睛,眼角的纹路被岁月刻得很深,却依然清亮,仿佛能看见百年后的今日——穿着白大褂的我们,正站在他目光所及的土地上。雕像中的毛主席目光坚定,仿佛在俯瞰着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,让人感受到他与天地同在,日月同辉的伟大气度。古田会议会址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,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。这次古田之行,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作为一名医学生,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,我要将古田会议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,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  从古田会议会址离开后,我们稍作休息,便继续乘坐大巴前往福建土楼永定景区。从古田出发,大巴在蜿蜒的山道上行驶了两个小时。当车转过最后一个急弯时,整片山谷突然铺开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:圆形土楼如天工碾就的玉璧,方形土楼似铁铸的印章,错落分布在梯田与溪流之间。对于土楼,我早有耳闻,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吸引着我。在走去土楼的路上,我们也欣赏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,看见了非常美的竹林!当看到那一座座远远地屹立在山间的土楼时,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这些土楼或圆或方,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,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。永定土楼是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,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它不仅是客家人居住的场所,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在参观土楼的过程中,我们遇到了许多热情的客家人,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土楼的建造历史、建筑特色以及客家文化,那些屹立数百年的夯土建筑,用独特的八卦布局、聚族而居的生存智慧,向我们诉说着客家人“崇文重教、敦亲睦族”的文化基因。当我走进土楼,听江阿婆讲述土楼里“一堂孝友是家声”的家风传承,看楹联上“继世诗书皆祖泽”的儒家教诲,忽然明白:无论是海峡两岸的医学交流,还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,其本质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。而海医会精心设计的这条“医学+文化”线路,正是用最生动的方式,让我们在实践中理解“根”的意义、“魂”的内涵。原来,客家土楼的建造与客家人的历史、文化密切相连。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,为了防御外敌、仇家、野兽以及化解与原住民的摩擦,他们选择了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,建造了居住防御一体的土楼。在土楼里,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茶叶,参观了烟刀。原以为烟刀就是一把刀,进去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这边烟草的早期叫法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出来的时候大家一起品尝了当地人做的石花和仙草,口感超好!

  这次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之行,让我对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土楼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,它承载着客家人的智慧、情感和记忆。通过参观土楼,我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。

  参观完土楼之后,又乘坐大巴花费三个多小时到了厦门,一进入市区明显的感受到了厦门的豪华与美丽,路过了每逢假期一定有很多游客的一座小岛鼓浪屿,还看到了非常好看的大海与沙滩,其中最惊喜的是开到了五通码头的旁边,遥远望去,能够看到就在对面的金门岛!当时我们都开玩笑说现在就订船票去玩吧。晚餐也是吃到了非常好吃的地方特色菜,也非常不舍的和专家们还有来自其他学校的台湾医学生一一道别,也都期待着下次的见面!

  这次行程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,它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进。我相信,在医学的道路上,我会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;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征程中,我会积极探索,勇于担当。我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,去践行医学使命,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,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。作为受益于此次活动的台生,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双重使命:既要努力精进医术,成为有温度、有担当的医者;也要成为两岸医学交流的微小“火种”,将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温情与力量传递给更多台湾同学。未来,若有机会,我渴望再次参与海医会的活动,以更成熟的姿态投入义诊服务,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;也期待能作为志愿者,协助海医会搭建更多两岸青年交流的平台,让“医学无界、文化共鸣”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。

  最后,再次向海医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感谢!感谢你们用爱与专业,为我们创造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。愿海医会在两岸医学交流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,继续引领风尚、照亮未来!。